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

飛碟的「擴散高頻波推進」機制 - 毫米波推進

譯者:羅倫

譯自:Propagated High Frequency Wave Propulsion


請先點選此鏈結觀看安德烈亞森(Andreasson)事件中,飛碟內部慢速運轉示意圖。


[本文係〈重力操縱物理學〉的續篇(一)]


研究人員發現,一些飛碟發出「超高射頻電磁脈衝」(super-high radio-frequency electromagnetic pulses)的電子特徵[參見美國空軍〈飛碟的第一次遭遇〉(UFO Encounter One)文章中的描述]。脈衝位於 3 千兆赫(GHz) 電磁波譜範圍(屬於微波),波長為 10 厘米。


由於波長太短且頻率如此之高,普通的電容-電感振盪器及其導體或天線發射系統無法處理,因此需要一種不同類型的電子技術將這些波輻射出飛行器並進入周圍的空氣或空間中。有多種方法可以使用短“毫米”波進行操作,其中一種稱為「傳輸線」(transmission line),另一種是使用「拋物面天線」(parabolic antenna),另一種是「波導」(waveguide)。在這三個系統中,最適合擴散電場推進(propagated-electric-field-propulsion)的系統是波導,它基本上是一個矩形金屬管,一端泵入微波功率,另一端傳遞出強度幾乎一樣的功率波。波導科學非常迷人,與電纜或導體類型的電子產品完全不同,波導的尺寸和形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計算得出最終結果。微波是一個非常有用的頻率範圍;在一個特定頻率 [大氣空氣 3 千兆赫(GHz)]下,它們可以在周圍空氣原子的電子中產生「自旋共振」(spin-resonance)。「電子自旋共振」 (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 將電子在正常模式的「較低能量」狀態提升到較高能量狀態,視覺效果是發射出各種顏色的光子(譯註:電子順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又稱電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是屬於自旋1/2粒子的電子在靜磁場下發生的磁共振現象。)

波導的使用分為兩種傳播模式:「橫電模式」(transverse electric mode, TE模式)和「橫磁模式」(transverse magnetic mode, TM模式)。嚴格地說,TM 模式會產生一個水平電場(參見下面的圖 33a),此非這裡所需。另外,這種波必須完全包圍在有四個壁的管道內,而且在本應用中,金屬側壁須從中心延伸到圓周管道,因此不適合。

最適合的是橫電模式 (TE10),其中磁力線(magnetic field lines)平行於 a - b (x - y) [譯註:a,b 是波導的長與高] 平面,並且電力線(electric field lines)是直立的,並且在這種情況下,與徑向平面波導(radial planar waveguide)的上下平面正交,(參見圖 33e)。在 TE 模式中,最重要的導體壁是頂面和底面,因為它們將包含波的電場元素。事實上,因此之故,微波傳播可以通過開放的平行板波導發生,[根據 T.羅齊(T. Rozzi) 和M·蒙賈爾多(M. Mongiardo) 1997 年的書《開放式電磁波導》(Open Electromagnetic Waveguides)中所述,開放式波導有許多優點,而且應用也多。微波「透鏡」當然也是開放式的]。不同之處是,在開放式側壁的情況下,波導將通過更寬的波長帶而不是在一個窄寬帶內工作,這在目前的情況下並不是一個缺點,因為當波通過圓周管道排出時,將通過二次「整形」(shaping)至所需的波長和頻率。


導引推進(Directing the Propulsion)

如果傳播通過整個 360º (沿圓周)方向離開飛行器的管道,則推力只會使飛行器筆直向上移動(或允許它直線下降),因此要控制移動方向,傳播必須由管道以某種方式導引。系統利用毫米範圍電磁波的美妙之處在於,這些波可以很容易地被「透鏡化」(lensed),就像光波頻率的電磁波可以通過玻璃透鏡聚焦一樣,毫米波也可以被導入由金屬反射面或人造介電質(dielectrics, 由晶格結構構成)製成特殊構造的「透鏡」,以改變波形(見圖 34)。

拉扎爾(Lazar)描述的另一種飛碟很有可能使用碟體作為波傳導的一種透鏡形式——參見拉扎爾的重力指南說明——所以也許安德烈亞森類型的飛碟也是如此。在這些微波頻率下,可以充分利用電磁波的「光學特性」(optical properties);並且透鏡折射或重定向部分波等特別有用的功能可用於產生兩個波。

磁鏝刀(Magnetic Trowels)

「磁鏝刀(譯註:鏝刀亦稱抹刀,泥水匠用鏝刀抹平水泥)」配置(參見圖 33b-d,在這些圖中出於說明的目的顯示為三個眼狀扇形區),工作方式是通過將電力「閃控」(strobe)[譯註:「閃」指只開啟很短的時間。閃控,代表一種控制技術,你能用很短的脈波時間,具有規則的頻率去控制開關。]至位於圓周管道內的磁通量產生區段(segment),以便它們形成三個(或兩個,或四個,或許多)磁通量鏝刀(trowels)以圍繞飛行器的圓周旋轉,並由三個(或兩個,或更多)零磁通量隔開,通過在一個鏝刀的後緣和下一個鏝刀的前緣之間關閉一個區段來完成。這些鏝刀配置的目的是將中心(在蓄能反應器(accumulator reactor)中 - 參見〈飛碟行進〉(UFO Propagation)一文)產生的高頻電磁波通過類似波導的形式引導,以便將波「整形」成所需的頻率和波長 - 與用於塑造微波的矩形金屬波導方式非常相似。

從附圖 33a 中可以看出,徑向平面波導似乎高約 12 厘米,在傳統的矩形波導內相當於 625 兆赫(MHz)至 1 千兆赫(GHz)的頻率波,但很明顯,在波實際離開飛船的地方 - 於圓周邊緣和圓環外緣之間的空間,管道的高度可能下降到6 至 2 厘米之間,這種波導尺寸將與 2 到 4 GHz 的微波區域頻率有關……(如果真有任何間隙的話——因為微波頻率範圍內的能量可經由人造介電金屬穿過飛行器的外皮。製作這些人造或金屬介電質的想法於 1946 年首次發佈[參考資料1]。這樣一來,飛碟的表面看起來就像一個光滑完整的面,沒有接縫或關節,但仍具有輻射一系列能量波的能力)......

磁鏝刀的閃控可以被配置為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也可以做成不轉。此外,電磁波通過的零磁區(nulls)或「光柵」(gratings)可以間隔得更近至幾個波長,以促進電磁脈衝的同步雙輻射[根據邁克·康佩蒂羅(Mike Competillo) 的〈無線電波控制電場驅動系統〉(Radio Wave Controlled Electric Field Drive System)網頁]。目前的研究表明,最有效的配置是兩個電源(頻率略有不同),相隔幾個波長,以便波的相長和相消干涉共同產生電場定向推進。

參考資料

  1. "Metal-Lens Antennas" by W. E. Kock in Proc. IRE (Nov 1946) vol 34 p828-836; “Path-Length Microwave Lenses" by W. E. Kock in Proc. IRE (Aug 1949) vol 37 p852-855; “Metallic Delay Lens" by W. E. Kock in Bell System Tech J. (Jan 1948) vol 27 p58-82; “Antennas" by John D. Kraus (1988) ch.14 Lens Antennas p661-691. 

2022年1月18日星期二

重力操縱物理學 - 飛碟的運作原理

譯者:羅倫

譯自:Physics of UFO gravity manipulation - 作者 Paul E Potter

譯序

以下是針對安德烈亞森(Andreasson)飛碟如何工作的概述,特別聚焦在使用交叉電磁場來產生推進力的方法。這是一篇引人入勝但卻極難以理解的文章。英文語法並不完美,作者似乎有技術和科學寫作的背景,但描述不易了解。所以務請對照附圖和註釋閱讀,或許會容易些。

如果能解決這些問題,你就會得到大量的知識和洞見。須應用到的知識包括:電學、磁流體動力學、流體動力學、電化學、渦旋內爆、電力學、電漿(或稱等離子體)推進物理學、電磁學以及新材料學(如常溫超導體)等,有興趣的人可深入專研。文中所提電荷儲藏,其密度主要與材料有關。目前的材料技術,已進化到奈米級,製造石墨烯、納米碳管等已不是問題,這些材料可以大大提高電荷儲藏密度。

物質在分子或原子級的重組也是關鍵。根據菲利普·科索——《新時代的黎明》書中所提[譯註1],從羅玆威爾(Roswell)飛碟墜毀現場撿到一塊非常堅硬的超薄金屬片,它的分子或原子結構已被重排,無論如何刮、彎、撞擊,都無法造成任何損壞,且可以屏蔽宇宙射線。同時發現的珍貴寶石和水晶都被重構過,不同的分子或原子排列可以使物體變透明或讓射線穿過。陸軍研發部長辦公室曾成立特別小組對此金屬及水晶進行研究。或許這也是我們目前的民用奈米科技所應集中心力研發的重點。

書中亦提到,根據美國情報單位得到的前蘇聯撿到的飛碟碎片分析資料所述:

  • 物體呈銀色 - 看起來像管子或類似物品(在美國亦發現類似物品)。

  • 1975年發現,1985年分析。

  • 成分是一些稀有元素的合金:

    • 67% 銫:具光電特性,為最易帶正電(放射出電子)的元素。

    • 10% 鑭:一種稀土金屬。

    • 一些釹:用於使玻璃染成紫色。

    • 其他稀土元素

  • 具磁異常:一面的磁場比另一面高出 14 倍。

  • 這些元素如何融合在一起是一個謎。

書中還提到在1972 年,赫爾曼·奧伯特(Hermann Oberth)[譯註2]博士曾說道:「今天我們不能生產像飛碟那樣飛行的機器。它們通過人造重力場飛行。這可以解釋方向的突然變化。這個假設也可以解釋這些圓盤在離開地球時進入圓柱形或雪茄形的母船,因為這種方式,所有圓盤只需一個重力場。它們產生高壓電荷以將空氣推離它們的路徑,以及生成強磁場影響高海拔的電離空氣。這可解釋它們可以發光。其次,它可以解釋不明飛行物飛行時的悄無聲息。最後,這個假設還可解釋有時在不明飛行物附近觀察到的強電和強磁效應。」

飛碟所利用的原理不只一種,本文僅簡介其一。在行星場內與星際間的飛船使用原理不同,但可以推斷,所有飛船皆使用電磁力或重力,因為在不同行星上與星際間旅行使用石化燃料不實際。人類目前所用石化燃料是宇宙文明最原始的方式。全球每日平均消耗原油超過9,700萬桶,如果每桶以70美元計算,則石油公司每日進帳約68億美元[譯註3]。如果換算成年營業額,是台灣年GDP的3倍。目前所有電氣化的交通工具,電力主要來源仍靠石化燃料。其實人類早已發明不須使用石化燃料的動力系統,但這些技術不是被石化集團收購,束之高閣,就是被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使其銷聲匿跡。地球上有些國家已經逆向工程造出飛碟。因為人類技術仍有差距,時有差錯,所以大部分被目擊到的飛碟都是地球人造的。

小型飛碟多為母船的「駁船」或探測船,多為蝶狀,而母船形狀有球形、雪茄形(此種最常見到)等,大小可能長達幾百或數千公里。多駐留在外太空,探測地球時再乘坐小型飛碟。

對於飛碟原理,有興趣的人,可以從此處這裡出發鑽研深究。譯者本人無法驗證文中資料的真實性,只能拋磚引玉,點起讀者好奇的火花,昇起探究到底的熱忱。期望有心人能從中獲取奇思妙點,真的由平民造出可用裝置。衷心希望第一架「民用」飛碟是由台灣人或中國人造出來。這些技術應該用於造福國計民生,不應變成軍事機密,成為殺人武器。

話說回來,若是任何其他科技水準不夠的國家撿到飛碟殘片,也只會當破銅爛鐵處裡,決不會如美國般利用其發展出無可匹敵的科技,遠超世界各國。雖然美國起初都將這些科技用於軍事,但最終有些還是慢慢流出變成民用。例如,依科索書中所述,因羅玆威爾事件受益,研發出來的科技及產品包括:夜視鏡、光纖科技、超強纖維(可用於航空器、隱形裝置及防彈衣)、金屬分子排列(用於超強材料)、射流增幅(Fluid Amplification)技術(應用於人工心臟)、晶體管及集成電路、高頻主動極光研究計劃 (High Frequency Active Auroral Research Program, HAARP, 離子發射儀可以靜悄悄地摧毀別國的電子儀器)、化學藥物洗腦(psycho chemicals)、雷射激光等。

相關從外星來的,人類用於軍事上的科技整理如下:

  • 影像增強器(Image Intensifiers)(夜視鏡、X光鏡)1961年

  • 光纖(通訊)1960年

  • 超強度纖維1960年

  • 激光(雷射)1960年

  • 金屬分子排列(鈦金屬)1960年

  • 射流增幅技術(Fluid Amplification)1961年

  • 集成電路1962年

  • (電路)小型化1959年

  • (電路)超小型化1960年

  • (先進電路)微型化1961年

  • 微型組件(Micro modules)1962年

  • H.A.R.P. (封裝, Encapsulation) 1952

  • 心理化學藥物1961年

  • 月球軍事殖民地計畫(Project Horizon) 1960年

  • 手提原子發電機(離子推進)1960年

  • 輻射食品(食物經過輻射殺菌處理)1960年

  • 腦波導向控制(Fly by Wire - 線傳飛控:在航空領域中,將航空器駕駛員的操縱輸入,通過轉換器轉變為電信號,經電腦或電子控制器處理,再通過電纜傳輸到執行機構 - 一種操縱系統。省掉了傳統操縱系統中的機械傳動裝置和液壓管路)1961年 

  • 反導導彈(星際大戰)1962年

  • 遺傳學/生物研究1960年

  • 人類具備在太空中旅行及戰鬥的能力 1960年

  • 火箭推進技術(電磁及原子能)1961年

  • 洲際彈道導彈(遠程腦波控制)1961年

  • 耗乏鈾(Depleted Uranium)及原子飛彈1961年

只可惜到目前(2022年1月)為止外星重力科技尚未從軍方釋出來。


補充譯者於2021年12月25日冥想得到訊息:在地球大氣場內的外星飛船推進有兩種方式:一是在行進方向的前緣使船體與空氣帶不同電荷,而在行進方向的後緣,使船體與周圍空氣帶相同電荷。如此一吸一斥使船體前進。另一是在行進方向的前緣外面,造成瞬真空,以吸力前進。

安德烈亞森事件簡介

1975 年,貝蒂·安德烈亞森寫信給飛碟研究中心(Center for UFO Studies)主任J.艾倫·海尼克(J. Allen Hynek)博士,報告一次非凡的外星人第三類近距離接觸。 隨後對其進行了詳盡的調查,包括壓力分析測試、精神異常檢查、性格檢查、天氣報告分析以及安德烈亞森夫人的大女兒貝基(Becky)的證詞。 長達 528 頁調查報告的結論是:安德烈亞森夫人和她女兒說的是實話。

其後,貝蒂·安德烈亞森 (Betty Andreasson) 與雷蒙德·弗勒 (Raymond Fowler)(原始調查小組的成員)合作,記錄了那次為期 12 個月的調查故事以及所揭示的驚人敘述。 

1967 年 1 月 25 日晚上,安德烈亞森的家陷入黑暗,後院籠罩著脈動輝光。 後來,在催眠回溯下,安德烈亞森夫人回憶起幾個3英尺高的人形生物如何進入房子,帶她登上飛船,對她進行身體檢查——然後給她留下了一本神秘的藍皮書,裡面有當時機成熟時她會記起來的信息。

安德烈亞森事件是同類中記錄最好的案子之一,也是唯一一個得到充分描述的案件。 安德烈亞森夫人是一位才華橫溢的業餘藝術家,她繪製了外星人及其飛行器內部的詳細草圖,其中許多複製在《安德烈亞森事件》書中。

以下是翻譯內容

在《安德烈亞森事件》(“Andreasson Affair”)書(見〈參考書目 〉[1])中可以找到最全面的技術圖紙集和關於某些類型飛碟如何工作的詳細描述。 我覺得,貝蒂·安德烈亞森(Betty Andreasson)(現為貝蒂·盧卡, Betty Luca)最近出版的額外圖紙和描述,特別有助於飛行器的實際工作方式;以及未來如何複製它們等這類新分支的研究。

對於之前看過此網頁的人,會注意到這些特殊工藝如何運作的許多最新理論新面向,隨著時間的推移,毫無疑問地會有更多發現。

我現在相信,安德烈亞森型飛碟的核心使用非常強大的磁場,由飛行器產生的磁場向外擴展到這些飛碟周圍的空氣中,在一個磁場中交替激發和儲存大量電能,然後迫使巨大的能量存回飛船的中心,通過折疊該場,並與另一個磁場橫向交錯,以強化和重定向此大量存儲的電能,使其通過飛行器的中心向外和向下 - 將電能轉化成快速且強大的推進力。


兩個磁場交替生成然後坍塌,並且相互對抗,確保了電能的持續運動和激發——結果在它們周圍產生非常明顯的高能光子。因此,當這些飛行器為它們的電場提供能量時,隨著電子的速度和方向的變化,會發出有色光和白光。

安德烈亞森型飛碟

第一本《安德烈亞森事件》書籍中的飛碟整體形狀圖稍有誤導(見圖 1),但隨著《安德烈亞森事件》其他系列的出版物,進一步深入了解飛行器的形狀後,事實上它的內部功能已可以理解。當貝蒂·盧卡 (Betty Luca) 於 1999 年出版她最新的小冊子,其中包括飛船「動力系統」的詳細圖紙,可以進一步全面了解它們的工作原理。本網頁將專注於探討飛碟動力系統的內部功能以及其中磁場產生的依據。

飛碟的下半部

雖然飛船的頂部包含各種有意思的體檢室、人類運輸室和用來操縱飛船控制中心的部分,並且在安德烈亞森的系列書籍中都有充分的描述,我認為產生和操縱電能的飛船下部更加有趣。在飛船的下部,基本上是兩個相互協作的部件; 其一是產生主磁場的大型圓環外殼,另一是球形導體的旋轉組件,可折疊主磁場並產生中心磁場,迫使帶電粒子以極快的速度穿過飛行器的底部。


這些飛行器的大部分結構由鋁或鋁合金製成,有時與其他材料層壓以促進導電性或利於儲存電荷,有時形成蜂窩結構以提高強度和減重。同樣在安德烈亞森類型的飛碟中,一些組件由類似玻璃或石英的材料製成,以利用它們固有的介電或半導體特性。但是,就像擁有先進科學智慧「外星人」製造的所有東西一樣,他們使用的任何材料似乎都經過了嚴格的改進,以增強該材料的基本屬性,例如;在飛行器中心旋轉的玻璃或石英球體中嵌入金屬棒或金屬絲,以改變電荷對此類材料的正常反應方式;流體在通過其外殼循環時因其電磁特性而被利用; 氣體在通過其外殼循環時也具可利用的極化特性。這是外星工程,但與我們自己的工程技術比起來並不會太遙遠——它的基礎知識當然可以在我們的物理學領域中被理解。

圓環管(toroid)

飛行器下半部最大物件是一個專門製造的圓環外殼,因此其橫截面是三尖的(three-pointed),並且圓環(或弧形環)的所有三個界點或邊緣都表現出三種不同的銳度 - 這樣的結構指向靜電定律......。當整體帶電時,由不同曲線和尖點組成的任何體積在這些曲線和點處都表現出各種電密度。 這個飛碟大量展示了這種技術(見圖 3)。



包含在環內的是一種可電極化的流體,當圍繞環旋轉時,會產生磁場,該磁場延伸到飛行器之外。圓環線圈內究竟含什麼液體有待進一步研究,可能是一種以氘氣形式存在的氣體(氘可以作為「重氫」氣體從水中電解出來,並與水中的氧氣分離),可以通入電流而被電離(參見註釋[2] 1)。這可能是因為圓環線圈含有一種像水一樣的簡單液體,調整其物性成絕緣體,但攜帶金屬懸浮膠體(metallic suspensoids)以產生電荷。

(上圖「安德烈亞森飛碟的磁場和磁層分布圖」出處[譯註4]。)

另一種可能是,可以使用含金屬顆粒的電解液,並在圓環絕緣壁內推進,通過沿圓環移動液體中的界面電荷分離(interface charge separation)、層流電荷分離(laminar charge separation)或摩擦生電(triboelectric charging),經由不同類型的導電和介電物質(見註 [2] 2),從而感應出極高電壓的靜電荷。隨著流體電荷的積累,絕緣流體中導電性更強的金屬懸浮膠體將通過介電泳(dielectrophoretic)運動向尖頭圓周邊緣的內部移動,到達液體場最強的位置(參見註釋 [2] 3)(另見非均勻電場文章 [3]),從而在圓環線圈周圍的不同位置產生電位差區(見圖 4)。

在所有情況下,圓環線圈都須由絕緣材料製成,可能像鋁一樣的金屬,上面層壓絕緣皮(見註釋 [2] 4)。這對於防止電荷從內部流體穿過圓環外殼洩漏是必要的。此外,如果外殼是絕緣材料,則擴散層將在環的外表面上形成,其電極性與環內的流體相反。


一旦流體產生電流和磁場,就會在圓環流體中產生勞侖茲力反應,該反應控制電荷如何彼此分離並與流體內的磁力線相互作用,在該特定的圓環內,如果流體以順時針方向(從上方看)圍繞圓環物流動,將確保圓環頂部的流體被負極化而底部被正極化。此外,由於圓環橫截面三個角的弧度明顯不同,在圓環頂部內角的電密度(負)最高,而頂部外角(仍為負)表現出略低的電密度 - 電荷密度與曲率半徑成反比。另一種極性(正)的電荷將集中在圓環下部尖尖的內角內,並且如果流體持續運動,這些極性將始終在這些區域佔主導地位。當然,所有三個角都表示圍繞這個直徑 40 英尺圓環的整個圓周。可以很容易地看出,通過這樣的安排,將電荷密實聚積成如此小的體積,它代表了由圓環線圈中大量流體產生,可用且高度集中的電能,進入圓環線圈角處相對較小的表面積上。

如上所述,電荷不能直接由圓環中積累電荷的流體;穿過圓環的壁和角來傳導,然而,有一種電容效應,會積累相反極性的電荷於外表面,在強度和位置上與內表面者相對應。因此,在外殼外部的圓環頂部內角上會積聚正電荷(以及在頂部外角的外側積聚正電荷),相應地,在底部內角的外側,在整個圓周上積累了負電荷。 當液體移動時,才能最有效地產生這些電荷擴散層,極化流體在圓環內部移動得越快,圓環外部擴散層不同移動的電離子的分離效果就越明顯。

關於此方面,在圓環下方內緣周圍的空間,環繞基盤組件的擴散層外面積累的電荷將是負電荷 。 並且在整個頂面外側和圓環外圓周累積的電荷將為正電荷(見圖 5 和 5a,譯者補充圖5b參考註釋 [2] 42)。在飛行器內部圓環的頂部水平面上方 - 在圓頂外殼的底部下方,感應電荷與圓環的磁場發生反應,從而形成一個水平旋轉的正離子場(見註釋 [2] 5)。

飛行器內部的這種旋轉正電場有助於為飛行器外部的正常空氣創造一個電「匯」,以通過飛行器的圓周管道啟動極化和中性未充電的空氣流入,一旦它通過空氣動力學形狀的飛行器的圓周管道和圓環帶電的外邊緣,由於尖銳邊緣電離的影響而被電離(見圖 5)。管道專門設計用於提供一個上曲面作為氣流的收縮器,以加速其下方的氣流(如文氏管/細腰管, Venturi tube),從而在管道內形成一個低壓區域,並將進入的空氣直接移動到圓環電離的銳利邊緣上方。

電子的離心存儲

另一個在飛行器中心強制產生正以及中性空氣粒子的因素是圓環的脈衝磁場。 當這個磁場瞬間產生時,它會遠遠地擴展到飛行器周圍的空氣中,並且在勞侖茲力(Lorentz force)的作用下,飛行器內或周圍的任何帶負電的粒子都將加速進入它的移動磁力線,進入飛行器周圍的循環路徑。 電子將被這個磁場強迫從飛行器中螺旋運動出來並圍繞這個磁場旋轉,作為永久激發電能的外層(見圖6)。

當電子在飛碟外旋轉時,這種施加在電子上的「科里奧利推力」(Coriolis thrust)也會對它們施加離心力,使它們的質量增加數千之多(見註釋[2] 6)[有關這種電子螺旋運動到飛碟周圍的外部電子層中現象的更詳細、更科學的描述,請參閱文西斯拉夫·布伊奇(Vencislav Bujic)的優秀論文「磁渦流」(Magnetic Vortex)[譯註5]]。

因為圓環同時產生一個上脈衝和一個下脈衝磁場,並且其一的強度增加另一個的強度,施在向外螺旋運動電子上的力將比只有一個扁球體場(oblate spheroid field)更大。 這是飛碟飛行器大部分能量儲存的地方——以從飛行器和它周圍空氣中提取加速電子的形式——這些能量層被保存在飛行器外面(見圖 7 和 7a ) 片刻,直到使圓環的雙磁場坍縮回到飛行器的中心。

內磁環

從最初的帶領貝蒂·盧卡(當時的安德烈亞森)夜間訪問一個外星世界的飛碟描述中,很難理解那台飛碟內環(見圖 8)的目的,但從她在雷蒙德·福勒(Raymond Fowler)《守望者》(The Watchers)的推薦序,和她自己的小冊子《外星通信——超越明天》(Extraterrestrial Communications - A Step Beyond Tomorrow)(Pt I & Pt II - 1999)中描述的一樣,最終清楚地表明,在這個環內部是一種設計來用於激發強磁場的流體。更特別地是它被用來激發磁場,使該磁場擴大並改變環繞其圓環線圈主磁場的路線(見圖8a到8b)。簡言之,在這些橫截面圖中可以看出,上環場和下環場的磁通線平行於球組件輪子的水平軸,但在圖 8b 中,顯示當環的磁場被激發後,會將圓環的上磁場拉到環下方 - 以確保這些穿過輪子(以及支撐它們的輪臂)的磁力線垂直於輪子的水平軸。此中意味及其功用,將在下節對球組進行簡要描述之後,再針對水晶球組的部分介紹。


水晶球組(Crystal sphere-sets)

中央旋轉組件由四(或三)個球體(見圖 9)組成。因為產生的效果是一樣的,所以它們都可以完美的運作。如下所示,球體在金屬板或圓盤內保持等距。

基盤安裝在環的圓形內下邊緣的圓周內,以便能夠隨球組自由旋轉(但可能與圓環的下邊緣上的電荷形成靜電耦合)。 

這個基盤的中心還有一個小直徑的發射孔,大約六英寸; 使用非磁性金屬(這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製成該基盤,以從圓環線圈的較低磁通線產生渦流(參見註釋[2] 7)。

上方小球體和下方大球體之間是一根空心的鋁製或其他灰色金屬製成的桿,彎曲光滑,看起來好像是用瓦楞鋁(波浪狀,corrugated aluminum)製成的。從這些桿中伸出的是由空心鋁管製成的臂,該臂將可自由旋轉的玻璃或石英輪固定在軸上(參見註釋[2] 8)。這個帶有手臂和兩個球體和輪子的莖(見圖 9a 和 9b)就是我所說的球體組,貝蒂·盧卡將其描述為“機器”。(參考它們脫離飛碟主體時,仍能自行懸停在空中的現象, 其機制可能隱藏在鋁製桿內。當它們留在飛船內時,與這些球組的基本功能及其與圓環電場的相互作用並不完全相關 。如果須要,球體的這種額外能力有待進一步的詳細研究)。

四個或三個球體組中的每個臂和輪將整個中央組件定位在圓環的中央空腔中,輪子靠在內環上,使其沿著環的內凹壁轉動,以便所有連接在底座圓盤上作為一個組件的球組,可以在一個平坦的平面上繞垂直軸旋轉。

輪子和支撐它們的臂的結構真的很巧妙,再次對它們的最新描述(參見上面的圖 9a)提供了如何工作的更好的理解......因為玻璃或石英輪內部是徑向的電線或金屬棒,當它們垂直於圓環壁排列時,將形成一條導電路徑,從帶電的球體通過金屬臂到圓環內部流體中積累的電荷!這些棒或線在其外圍末端具有特殊形狀的端子,表明是電荷聚焦裝置,可能是須要將電荷集中到窄光束中,該光束將穿透圓環壁以進行傳導。此外,當傳導確實發生時,電子流會在輪子的臂和線/桿周圍產生自己的磁場,該磁場將對上下圓環磁場的磁力線發生反應,以及透過勞侖茲力[參見圖 10a,以及圖 10b、10c (圖10b和10c在原文上的鏈結已失效) 的替代配置] 整個球組將圍繞圓環內壁向側面移動!


這就是內圈產生磁場進入的地方; 如上所述(以及圖 8a 8b),當圓環磁通線處於正常位置時,這些磁通線平行於輪子內的臂和導電桿 - 因此沒有洛倫茲力,也沒有中央球組組件的側向運動,但是當環內的流體被激發並將其下方的圓環上部磁力線拉下時,整個中心球組組件就會旋轉 - 就像電動機(馬達)一樣!

貝蒂·盧卡的書(圖 9a 和 9b)和她的描述(參見圖 11)中的插圖,可以看出外星人努力地研究一種平凡材料的基本性質,例如石英,並對其進行改造,以達要求的結果……從他們對這艘飛碟使用的玻璃(或石英)球所做的事情即可非常明顯的看出來。即使作為半導體介電質處理的玻璃或石英球也不能讓電荷在很大程度上滲透並積聚在石英體內 - 「石英振盪電荷」的效應眾所周知,但它不會在這種情況下充電,從而產生任何用處。但是,可能導電棒或導線專門嵌入這些大的玻璃或石英球體;或還包括頂部小球體中,這樣電荷就可以沿著導線(或棒)傳導到球體中的核心區,使其成為吸引電子脈衝的正極「貯庫」。從手頭上的圖紙無法確定這些線(或棒)的確切配置,但建立正“貯庫”的過程就是通過「介電吸收」(dielectric absorption) - 指在介電質上施加電流,以極化分子界面結構中的正、負電荷,但是當施加的電流減少到零時,電荷載流體的正電荷,往往移動得如此緩慢,以至於無論如何,它們都保持卡住狀態,因此當電荷的下一個「脈衝」進入它時,它會與前一個未移動的電荷複合,依此類推,由此種累積效應吸入越來越多的電荷[譯註6]。如果金屬嵌入物是徑向配置,那麼對負電荷的影響可能是(內部正極端子與外部負極端子的)不均勻電場引起 [3],由此電子借助金屬導體和周圍正介電質的電容效應,將不斷向正極核心遷移並積累在那裡。可能這就是大量電能可以滲透並儲存其中的方式,直至特定時刻再大量放電。當然,下部球體的電荷來自圓環下邊緣的負電離擴散層。


除了球體的這種電荷積累功能外,還有一種機制,僅通過觀察轉動球體組件的過程(如上所述),就可以知道讓一些積累的電荷通過球體的臂和輪滲透至周圍圓環的中性區域(見圖 12);因為在電路中,中性電位介於正電壓和負電壓之間,但在這種情況下,將電荷轉移到圓環的中性區域可能會增加正負區域之間的電位差 - 並且通過電容效應使擴散層帶更多電。


通過它們之間的鋁桿,較大的下部球體用於將電能傳輸到較小的上部球體中,因為在靜電學中,如果兩個一大一小的球體,通過導電鏈相連接,如此兩個球體都是在相同的電位下,小球體上的電荷強度將遠大於大球體上的電荷強度(即密度與曲率半徑成反比)。

最近關於這些上球體和下球體的另一個重要發現是它們都圍繞莖的垂直軸旋轉,大概是為了確保當它們傳導電流時,電流會分佈在球體的整個圓周上,以便在它們周圍感應出均勻的磁場。 兩個球體以不同的速度旋轉。

橫向磁場

當上面的小球體,從它的電氣連接到累積電荷的下部球體,以使其飽和至足夠高的負電荷密度時,其間空氣的絕緣作用,以及在飛行器內部圓環上方旋轉的正電荷擴散層將會崩潰(見註釋[2] 9),並且在每個下部球體中積累的所有負電荷將沿球組桿的外表面向上流動,越過上部球體 - 進入圓環上方的擴散層(見圖 13)。

這實現了兩個結果; 一,沿著這條導電路徑的電子流將在球組周圍建立一個磁場,這些球組的磁通線將垂直或橫向於圓環的主磁場(見圖 14);第二,由於流入圓環上方的正擴散層,它將中和該層並暫時反向極化(通過反向電動勢)在圓環內部流動的流體 - 使延伸到飛行器外部的圓環磁場崩潰 (見圖13a)。

下一節再介紹圓環磁場坍塌及其旋轉電子層的全部影響,因為要充分了解其影響的話,首先須研究橫向磁場。

具有較寬下部球體大而笨重球體形狀的設計並非多餘,因為此與橫向磁場如何圍繞它們形成,以及該場如何工作的原理密切相關。

一個導電的球體本身將具有一系列圍繞其垂直桿軸(亦即垂直於電流流動方向)磁通環的磁場(參見圖 14a)。當電流向上流動時,磁通線將沿順時針方向圍繞它流動。但是,當所有四個或三個球組同時導電時,一個複合磁場會自行建立—— 並且在該複合磁場中將出現一種奇怪的排列(見圖 14b),因為該橫向磁場的外部磁力線將順時針旋轉 ,而內部磁力線則逆時針旋轉。

如此佈置,內部磁場總會比外部強得多,因為內部磁場被限制住,而外部磁場則否。特別是內部磁場,因為球組的「圓錐」形狀,被塑造成一個錐形場,在底部比頂部球體水平面的嘴部更收縮(見圖 14c 至 14f)。 從圖 14d 和 14f 可以看出,無論是四個還是三個球組,都會發生完全相同的現象。

飛行器下方有類似的佈置,每個下面球體的外部將傳導圓環下部負擴散層的電子,從而感應出逆時針磁力線(從下方看),而位於傳導路徑內的磁力線,將為順時針方向(從下面看 - 見圖 14g)。在基盤上方和下方循環的內部橫向磁場,兩個部分的磁通線,將沿相同方向旋轉 - 這意味著捕獲在飛行器中心內的任何帶負電粒子將經勞倫茲力被迫向下,通過底座盤的中央出口,從飛行器下方射出去。

坍塌場(Collapsing field)

當圓環的擴散層放電、其內部的流體反向極化,以及它的磁場坍塌時,坍塌的磁場將把它之前在飛船外周圍空氣中形成的大量循環電子,帶進飛行器的中心至新形成的橫向場的內錐口(見圖 15 和 15a)。這種自旋電子的質量此時被壓縮,並被一個改變了磁通方向、體積減小以及磁通密度大大增加的磁場更進一步的激發。電子變成非常有活力,加速度非常地快(見註釋 [2] 10 和 11 )。出於這個原因,圍繞自旋電子的磁場不會完全坍縮,而是與電子一起存在,將它們限制集合在一起,直到它們被勞倫茲力推動一起沿著磁芯(亦即球組中心的內錐磁場)向下移動,然後通過底座圓盤中間的小出口排出。


交變磁場

旋轉的電子被推到飛行器下方出去後,由於在擴散層中和,電流停止經球組向上流過時,橫向磁場將坍塌,圓環中的流體將再次恢復到原來的“正常”極態,並重新生成新的磁場以及在其上方和下方的兩個帶相反電荷的擴散層(因為實際上沒有電荷會從圓環流體中丟失 - 只有當圓環的擴散層被中和時,它的內容會暫時改變極性)。於是整個過程一再地重複循環著(如圖 17 和 17a)。

圓環和橫向的兩個磁場將一起共振 - 因此產生重力操縱的矢量。就是這麼簡單。

參考資料

譯註

  1. Corso, Philip, “Dawn of a New Age”.  網上可搜尋到此書。例如此處:http://www.galactic.no/rune/spesBoker/philCorso_unpublisedBook_part1.pdf。發現已有人翻譯:https://www.universeresearch.org/recommendedbooks.html.

  2.  赫爾曼·朱利葉斯·奧伯特 (Hermann Julius Oberth),20世紀德國裔著名物理學家及工程師。被認為是火箭學和航天學的奠基人之一。

  3. "Oil Consumption by Country 2021", World Population Review, https://worldpopulationreview.com/country-rankings/oil-consumption-by-country.  2021年12月15日參考。

  4. Potter, Paul E, “Figure 12. Magnetic fields and magnetosphere of Andreasson UFO”, Gravitational Manipulation of Domed Craft, p62.  http://www.zamandayolculuk.com/pdf-2/gravi_manip_of_d.craft_bypaul.e.potter.pdf. 2021年12月23日參考。

  5. Bujic, Vencislav, "Page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Stefan Marinov and his Magnetic Vortex Hyper-Ionization Device ( MAGVID )", scalarphysics.com, created on: 14 january 2002, last update: 16 june 2003.  http://scalarphysics.com/resources/stefan_marinov/magvid.pdf. 2021年12月20日參考。

  6. 可參考下述資料:(1) Harrop, P. J., Dielectrics (1972) pp71; (2) Moore.  D., Electrostatics – And Its Applications  (1973) p122. (3) R. Kohlrausch, Ann. Phys. Vol 91 (1854) p56-82, p179-214.

 [1] 飛碟科技 - 短書目

  • Glimpses of Other Realities Vol II - High Strangeness (1998) Linda Moulton Howe

  • The Andreasson Affair (1979/1994) Raymond E. Fowler

  • The Andreasson Affair - Phase Two (1982) Raymond E. Fowler

  • The Watchers (1990) Raymond E. Fowler

  • The Watchers II (1995) Raymond E. Fowler

  • The Day After Roswell (1997) Col. Philip J. Corso

  • Alien Contact (1993) Timothy Good

  • The Threat (1998) David M. Jacobs (read with caution)

  • Transformation (1995) Julie Soskin

  • Living Energies (1996) Callum Coats

  • Living Water (1990) Olof Alexandersson

  • Ufo Quest (1994) Alan Watts

  • The Fantastic Inventions of Nikola Tesla (1993) David H. Childress

  • Anti-Gravity and The World Grid (1992) David H. Childress

  • Prehistoric Germ Warfare (1980) Robin Collyns

  • The Philadelphia Experiment (1979) Charles Berlitz & William Moore


[2] 內文註釋

  1. 氘是不含氧的氫水,可以通過普通水電解製得。 氘在加壓時分解成原子並轉化為導電流體。使用氘理論的事實是,一些觀察者報告,看到飛碟盤旋在海洋和湖泊上空,顯然將大量的水吸入其中——但它們是吸入並保留水的原樣——還是處理這些水產生氘然後丟棄殘留物...... 貝蒂·盧卡指出觀察到這種現象(在“Watchers”第54頁),而且也確實提到在這過程中,看到電氣火花到處飛!

  2. 作為層流或線流(laminar or streamline flow)的例子,流過均勻橫截面通道的液體,由粘度決定,其將形成一系列平行層(parallel layers)(或紋層, laminae)的流動。 與壁直接接觸的層將處於靜止狀態,而靠近通道中心的層將快速流動,因此液體會形成中間層 - 特別是當通道彎曲時。 對於這種層流絕緣流體,只需將它們移動,使其通過絕緣的彎曲容器即可產生大量靜電荷(就如石油儲存和配送的情形 - 對消除這些在泵送時產生的大量且具潛在危險的電荷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接地導體來分散它們)。

進一步從上面的分層例子深入,當懸浮膠體(suspensoids)被引入絕緣流體時,因為受圓環周圍電場和磁場的影響,流體中的懸浮膠體將依其為介電質、順電質(paraelectrics)或鐵電質(ferroelectrics )等不同的磁化率,以不同的速度移動。圓環中流體的行為與固體介電質的行為非常相似,具有各種正和負電荷區域。這些因素隨後會影響流體的靜電充電。

液體的組成成分,以及該成分如何對電場和磁場起反應,極大地影響了它的充電能力。例如,可以參考:

  • 派脆克·弗拉納根(Patrick Flanagan)針對從一萬伏特的電荷渦流旋轉的水中,少量提取帶負電的凝膠水(colloidal water),其表面張力的研究。《土壤的秘密》("Secrets of the Soil"),彼得·湯普金斯(Peter Tompkins)和克里斯托弗·伯德(Christopher Bird)(1991) 第 109 頁。有關弗拉納根的相關研究,可參考其網站:https://phisciences.com/

  • "Experiments on the Sign of Electric Charge Assumed by a Metal Immersed in a Liquid" in "Physical Review" Vol 22 (1923) p134-6; 

  • Reynolds fluid research in "Elementary Fluid Mechanics" by Robert L. Street et al (1996) p231-5, 

  • "The Feynman Lectures on Physics" by Richard P. Feynman et al (1970) Vol 2 p41-6 to 41-10; 

  • 當然還有勒姆·寇茨(Callum Coats)的《能源進化》("The Energy Evolution", 2000年)書中所提,關於熊伯格(Schauberger)從水中產生高電壓,尤其是2億伏特電壓的實驗(第43頁)。

  • "Magnetic Fluids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B.M.Berkovsky (1993) pp20 for water-based magnetic fluids.

  1. 介電泳(Dielectrophoresis)發生在非均勻電場中; 例如,如果一個小電極位於一個較大的圓柱形電極的中心,並且電通量流會向中心電極匯聚,就像輪子中的輪輻一樣,該非均勻場將導致極化(中性)粒子向其電通量的最強部分 - 力線匯聚的中心移動。與這種介電泳運動(dielectrophoretic motion)相反的是電泳(electrophoresis),其將帶電粒子吸引到相反極性的末端。摘自赫伯特 A 波爾(Herbert A Pohl) 在《應用物理學雜誌》第 22 卷,第 871 頁(1951 年)中的〈懸浮體在發散電場中的運動和沉澱〉(The Motion and Precipitation of Suspensoids in Divergent Electric Fields)。 另見 1980 年“Annual Report Conf. Elec. Insul. & Dielectric Phenomena”(美國國家學院出版社 - 華盛頓)第 82 頁(T. B. Jones)。

  2. 弧形圓環線圈,雖然應該由絕緣材料或金屬-絕緣體-金屬等材料的層壓製成,但有些將其描述為玻璃-塑膠材料,或者飛行器內部的某些金屬在施加電場時變得透明 - 但這種透明效果必須歸結為金屬在分子水平上的排列程序,並且必須在其製造-物質化過程中建立。實際上,金屬的透明效應已經被許多獨立見證者和目擊者提及,例如特拉維斯·沃爾頓(Travis Walton)、丹尼爾·弗萊(Daniel Fry)、貝蒂·安德烈森·盧卡(Betty Andreasson Luca)和鮑勃·拉扎爾(Bob Lazar)等人,因此顯然它很普遍。

於英格蘭發現微型飛碟上的製品具有銅(非磁性)-聚苯乙烯(絕緣體)-銅的交替耦合組織;其中,根據劍橋卡文迪什實驗室(Cavendish Laboratory of Cambridge)和曼徹斯特大學冶金系(Department of Metallurgy at Manchester University)的實驗室報告,銅具有非晶體結構,聚苯乙烯具有異常高的質量,並且遍布各層的是細磁粉。它是否暗示了不明飛行物的真正結構?[參見艾倫·瓦茨(Alan Watts)的《飛碟探索》(UFO Quest)(1994 年), 1999 年更名為《不明飛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 p47-8。)

分子排列在菲利普·科索(Philip Corso)的書《羅斯威爾後的一天》(The Day After Roswell, 第115頁(平裝第125頁)書中有描述。

在同一本書中,科索還說,他研究的其中一艘飛船,其薄外殼由純銀和銅的合金製成——這種金屬「具卓越的導電性,就好像整艘飛船是一個無電阻抗的電路系統一樣。」同上書本第107頁(平裝第117頁)(參見科索網頁所引用飛碟科技參考資料的簡短摘要)。 據推測,像羅斯威爾樣品的情況,這種額外的離子含量會增強金屬的極化率。

據《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稱,克羅埃西亞(Croatia)薩格勒布城(Zagreb),亞歷山德羅·沃爾特應用陶瓷公司(Alessandro Volta Applied Ceramics)的物理學家丹尼爾·杜雷克(Danijel Djurek)發現一種新的「神奇配方」,可用於製造在室溫下穩定工作的超導陶瓷。杜雷克說,在高達30°C 的溫度下,電流可無阻抗地流過這種材料,此材料是鉛、碳酸鉛和氧化銀的混合物(參考資料:《新科學家》2001 年 3 月 31 日號)。這是繼他們發現二硼化鎂(magnesium diboride)超導的溫度幾乎是先前已知金屬超導體工作溫度兩倍之後的事(摘自《新科學家》3 月 3 日號,第 6 頁)。

與一些科學家的錯誤認知:「飛碟為了穿越地球大氣層必須承受巨大的熱量」相反,不明飛行物的外殼溫度完全不受空氣摩擦的影響。因為通過它所用推進系統的電子電離的電化學反應(electrochemical reactions)和邊界層效應(boundary-layer effects)

在飛行器所穿過的空氣介質中產生一個「軟」緩衝('soft' buffer),甚至可以對抗「超音速屏障效應」(supersonic barrier effect, 飛機或其他物體在接近音速時所經歷的氣動阻力和其他不良影響的大幅增加現象),所以飛碟沒有「硬邊」(hard edge)來產生空氣摩擦。顯然地,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的物理學家長期以來一直在研究利用同樣的原理,以減少商用飛機的空氣阻力(參見賈斯汀·穆林斯(Justin Mullins)在 2000 年 10月 28 日的《新科學家》中的一篇名為〈等離子魔法〉(Plasma Magic)的文章)。而且我相信 B2 轟炸機也有類似的裝備(如許多 B-2A 轟炸機飛越愛德華空軍基地的照片顯示,飛機帶有電子「蒸汽」煙流('vapour' plumes),參考《空軍月刊》(Airforces Monthly)特別版發布 - 〈飛機 2:下一代〉,2000 年 10 月,英國)。

  1. 當磁場開始共振時,磁通線將在徑向平板的底面產生渦流(見圖 3),因此帶電粒子層將在表​​面周圍循環(與其它循環場域結合在一起)。

徑向平板導軌的頂面也是飛行器上部「操作」部分的底部和地板(或主甲板),由層壓金屬製成,可使上部隔絕靜電場(經法拉第效應)以及某種程度上亦可隔絕由下面的圓環線圈產生的電磁場。基座可以電容耦合(或直接耦合)到飛行器的上部外圓頂殼,以使金屬圓頂能夠獲得外部正電荷。 如果圓頂被設計構造成電容器,則可以在其整個表面上儲存大量電能(即由非常薄的絕緣或介電材料層壓 - 愈薄的話,在各種導電材料層之間的電容效應愈強)

  1. [27]「愛因斯坦從狹義相對論推導出他的方程。了解這種聯繫的一種方法是反思物質運動不能超光速的事實。所以如果你繼續嘗試加速一個粒子通過光屏障( light barrier)會發生什麼事情?這正是物理學家研究亞原子粒子時,使用他們的巨型加速器所做的事情。結果是隨著粒子愈來愈接近光速,它變得愈來愈重,亦即增加 [28] 質量。(例如,在「大型電子-正子對撞機」(Large Electron-Positron Collider,簡稱:LEP)加速器內旋轉電子的重量約為靜止電子的 200,000 倍)。這使得粒子越來越難以加速。」(摘自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 《如何建造時間機器》,2001,第27-28頁。)

  2. 為了幫助內部橫向磁場通過基盤的中央出口向下投射自旋電子場,當橫向場被激發時,使該基盤由如鋁等非磁性材料製成可能是有利的,如此會將下圓環場的磁通量轉換為圍繞其表面(上方和下方)的旋轉電場(渦流)。通過其與相同磁場的相互作用,當該磁場崩潰時,此電場將增補其他圍繞下方大球體旋轉帶電粒子的動作。就在出口外的這種電荷旋轉,將為新激發的內核橫向場,形成一個通量收縮力(flux-constricting force)。

  3. 臂中可能有半導體類型的電流控制,它允許電壓維持在下球體和上球體中累積,並且僅在需要時才允許通過臂傳導。

  4. 靜止空氣通常具有 3 x 106 伏特/米的擊穿電場強度(breakdown field strength)。

  5. 隨著電子場被迫回到飛行器的中心時,該旋轉片的角動量將增加 - 但問題是,外部磁場中的電子獲得的額外離心質量會如何(如上面的註釋 6 ) - 當旋轉片被向內帶入時,它會增加更多嗎?那麼圍繞在外部旋轉電子層周圍的空氣呢?它會帶正電,但是當電子突然內爆到飛行器中時,它和飛行器之間的空氣中會產生巨大的電應力(electrical stress)……

  6. 旋轉電場儲存動能和電能 (其力場從中心作用到外部區域) (參考:《等離子體 - 物質的第四狀態》(“Plasma - The Fourth State of Matter”, D.A. Frank-Kamenetskii, Trans. J. Norwood, 1972, p86).